
把美術創作寫到民族復興的歷史上
張揚樓材
為中國美術培根鑄魂
【引子】
“這十幾年來,我想從事藝術的方式是在去尋找用怎樣的方式讓雕塑或自己的藝術創作更有生命力與未來性,在雕塑行業里如何帶來更多的價值探索。”
——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美術館展陳總設計師
張揚樓材
談及藝術創作時,張揚樓材常常引用席勒的名言:“理想的美,必須從本性的范疇中脫離出來,正如在偶然性和普遍性所特有的外在性中加以純凈化,只為了保留適合于其精神內涵的事物。”作為一名杰出的雕塑家和公共藝術家,張揚樓材在其創作中不斷探求如何通過藝術作品實現與社會的雙向互動,將美術創作寫進民族復興的歷史長卷。

《荏苒青春系列》
成長與起點
張揚樓材的藝術之路始于四川美術學院。在這里,他打下了堅實的藝術基礎,并開始了對人與自然的探索,尤其是浪漫主義和自然美學的探索和嘗試。這一階段的代表作是“人與自然”系列,通過人物女體和植物元素的組合,展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想狀態,表達了青春的力量及自然的美妙,詮釋了“天人合一”的理念。

《荏苒青春系列2》
創作理念與材料選擇
張揚樓材的創作理念注重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他認為,理想的美必須脫離本性范疇,從有限的生命中獲得自由,進入到某種“神秘而靜穆的美的國度”。在這一過程中,他通過研究人物對象并與自然元素進行結合,創造出動態的雕塑作品。
公眾性與地域性
張揚樓材認為,公共藝術的三大特點是地域性、公眾性和藝術性。地域性主要體現在對空間或場所的駕馭,包括與場所的結合;公眾性則是參觀者在參觀作品時產生的代入感和解讀參與,這種參與和解讀是公共藝術的一個重要特點。藝術性則通過作品的獨特性和審美價值展現出來。

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張揚樓材提到:“藝術交流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公眾性(流通性),公共藝術有三個特點:地域性,公眾性,藝術性。”他通過公共藝術的方式與空間產生雙向關系,突出公共藝術的參與性,使作品與觀眾互動,從而實現藝術的公眾性傳播。
成功案例:大運會美術館
對于成都大運村展覽中心來說,這個意義特殊的空間場域既是“大運會美術館”也是“大運會博物館”。張揚樓材接到大運村展覽中心展陳總設計的任務時,是一年半以前。作為一個運動賽事的美術館,其目的是搭建文化宣傳與交流的平臺。服務的觀眾幾乎都是跨專業的代表團及運動員。來美術館參觀的選手(觀眾)大部分都不太懂中國語言,基于此,如何講好中國故事,如何體現東方藝術,如何表達成都風味,又如何達到國際交流、友好互動的目的,這是張揚樓材考慮得最多的問題。
在大運會美術館的策展與設計中,張揚樓材展示了他對空間與藝術雙向關系的深刻理解。他在美術館中設置了許多能激發觀眾互動的打卡點,如“文脈”系列,通過這種“打卡”方式,凸顯備受大學生歡迎的時尚文化,激活年輕人的交流。這種交流不僅僅是視覺上的,更是心靈上的溝通,讓觀眾在互動中體驗到成都的茶文化和慢生活狀態。

《文脈》
二樓的公共藝術設置以成都的老茶館為主題,采用“二維半方式”呈現,特制的椅子讓觀者與畫面背后的雕塑互動,吸引了許多運動員拍照打卡。整個布局將體育運動、成都市井文化、城市風貌和四川名勝古跡有機結合,通過影像與觀者的互動,讓觀眾記住成都的茶文化和生活狀態,感受到成都的獨特魅力。

《老茶館》
公共藝術與民族復興
張揚樓材在大運會美術館的成功策展,使其作品在公共藝術領域得到了高度認可。他通過公共藝術的方式,將雕塑與社會產生關聯,使雕塑的形式和材料多元化,為雕塑藝術注入了更多社會價值。他認為,公共藝術是雕塑藝術的社會化過程,是其社會價值的體現,這也是當下時代的特征。

張揚樓材強調,雕塑的場景應用決定了雕塑行業在新時代下的生存方式。雕塑與公共藝術、景觀建筑等方向的深度融合,一直是他探索的方向。他通過跨學科的研究和應用,不斷拓展雕塑藝術的邊界,將其專業服務于社會,提升公眾的審美情緒。
跨學科與綜合能力
張揚樓材在研究生和博士階段,都以景觀建筑為研究方向,這為他在公共藝術和雕塑領域的創作提供了新的視角和方法。他認為,雕塑家不僅要進行縱深的專業研究,還要有寬度的研究,這樣才能為專業帶來新的可能和營養,促進雕塑藝術的健康發展。

他在北京奧運會森林公園項目和成都大運會美術館項目中的成功實踐,展示了他對公共性與空間把握的卓越能力。他以故事化、可視化、沉浸式的方式創新布局現代博物館的公共性傳達,獲得了業內外的高度評價。

結語
張揚樓材的雕塑創作,不僅僅是藝術的表達,更是對社會公眾審美情緒的提升和服務。他通過跨學科的研究和公共藝術的實踐,成功將美術創作寫進了民族復興的歷史長卷。他的作品,不僅展現了藝術的獨特魅力,更是對中華文化的傳承與弘揚。他以創新性和互動性的創作方式,讓參與者成為體驗者,與作品產生情感共鳴,在公共性的互動過程中,真正被中國文化沁潤。張揚樓材的藝術之路,必將隨著民族復興的步伐,繼續書寫更加輝煌的篇章。

國際運動員與張揚樓材在《自然之舞》前的合影
2024年作品《文脈》獲“2024美國好設計獎”金獎;
2024年作品《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美術館展陳設計》獲美國“2024繆斯設計獎”銀獎;
2023年9月作品《自然之舞》獲得“第三屆四川文華獎”一等獎。
張揚樓材,現任成都東軟學院教授,四川省雕塑協會副會長。擁有全國城市雕塑創作設計資格證書。“2021年-2023年度四川省十佳青年雕塑家”,成都市2023年度“先進文藝工作者”,成都市“2023年度中青年藝術家藝術精品創作扶持項目”簽約藝術家。作品獲“2024美國好設計獎”金獎、“2024美國MUSE設計獎”銀獎、“2024法國設計獎”銀獎、“情感/中國先鋒畫會第七回展”金獎、“第三屆四川文華獎”一等獎等獎20余項。主持“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美術館展陳設計和“第81屆世界科幻大會”非遺館展陳設計與制作等公共藝術工程項目100余項。其藝術成果受到新華社新聞、央視新聞直播、央視網、中宣傳部《學習強國》、中國青年、中國日報雙語英文、環球網、潮新聞、北京電視臺、勞動觀察、四川觀察、廣州電視臺、ChengduPlus和成都電視臺等60多家媒體采訪報道。
【免責聲明】:凡注明 “中國美術大觀網” 字樣的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中國美術大觀網” 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國美術大觀網”;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美術大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作品內容的實質真實性負責,轉載信息版權屬于原媒體及作者。如轉載內容涉及版權或者其他問題,請投訴至郵箱zgmsdg@126.com。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zzuzidea.com/contemporary/23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