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第七屆上海國際藝術品交易周“全球藝場·藝術上海·藝享生活”的重點項目,第十二屆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于2025年11月13日開幕。本屆展會在首席合作伙伴瑞銀集團的長期支持下,攜手近200家全球優秀畫廊、藝術機構及合作伙伴,匯聚海內外逾1000位橫跨不同代際的藝術家,與西岸共創全球藝術市場風向標。

2025年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 - 西岸國際會展中心現場
1. 薈萃來自65個國家和地區的藝術佳作。海內外畫廊及藝術機構等帶來眾多中國藝術創作,集中展現基于主場語境的藝術新序與活力;值得關注的是,海外藝術家作品占比達60%,在延續以歐美日韓為主體的地緣分布之外,來自東南亞、西亞、拉丁美洲和非洲等“非中心地域”的創作實踐,以其獨特的文化根性與鮮活表達,共同為上海構筑全球多元共生、多極并進的藝術生態新圖景。
2. 眾多海內外重要藝術家的新作在西岸首次亮相,國際藝術大師等經典代表之作也限定登場。其中,超過1/3的參展作品為藝術家近年來的最新創作,集中呈現了全球藝術市場“當下進行時”的前沿動向與蓬勃的創作力,也充分印證了亞洲藝術市場日益顯著的吸引力和發展潛力。
3. 五大場館聯袂呈現六大主題單元,聯動西岸五公里濱水生活岸線,藝術、設計、大型裝置、表演、動態影像等多元藝術形式與不同建筑空間及場域展開深度對話,不斷拓展“藝博會”的傳統邊界,在核心交易功能之外,為海內外藏家、藝術機構及藝術愛好者構建構建了一個可感知、可體驗、可持續的藝術生活城市范本。

2025年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 - 西岸國際會展中心現場

2025年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 - 西岸國際會展中心現場
galleries畫廊單元
galleries畫廊單元齊聚來自22個國家、48個城市及地區最具代表性的頂尖精選畫廊,首次入駐上海最新地標建筑西岸國際會展中心,通過藝術家個展、群展等形式,領銜展示全球當代藝術不同代際的杰出佳作,涵蓋 20 世紀歷史性藝術大師、當代藍籌藝術家、中生代創作者以及Z世代新興藝術聲音的創作。
常青畫廊、MDC畫廊、豪瑟沃斯、Karma、紐格赫姆施耐德、大田秀則畫廊、貝浩登、Thaddaeus Ropac、施博爾畫廊、泰勒畫廊、白立方等國際頂尖畫廊再度領銜回歸,展示國際當代藝術領域中最具競爭力、發展潛力的重要佳作;阿拉里奧畫廊、藍騎士藝術、BROWNIE Project、膠囊、東畫廊、杜夢堂、蜂巢當代藝術中心、藝術門、香格納畫廊等重要畫廊在上海設有藝術空間,共同為上海蓬勃發展的藝術生態貢獻力量;藝倡畫廊、亞洲藝術中心、刺點畫廊、戶爾空間、 拾萬空間、當代唐人藝術中心、星空間、空白空間、 白石畫廊、伊日藝術計劃等獨具影響力的優秀畫廊,亦為全球藝術機構、藏家及藝術愛好者,傳遞亞洲場域的新視角和新表達。

2025年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 - 西岸國際會展中心現場

2025年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 - 西岸國際會展中心現場
來自歐洲、亞洲和美洲近30家首次亮相的實力畫廊,共同展開全新的藝術敘事:
1. 北京公社(北京)帶來張曉剛、劉建華、隋建國、王光樂、王魯炎、馬秋莎、蘇予昕、石佳韻等藝術家的最新創作;
2. 卡比坦·派策(柏林)帶來包括莫妮卡·邦維奇尼、羅斯·布萊克納、羅伯特·隆戈、謝南星、杰克·奧布萊恩等藝術家的精彩呈現;
3. 麥習沃爾夫(首爾)在現場呈現主題群展,從尋常之物延伸至超現實想象的復雜構成,帶來卡婷卡·柏克、迪亞戈·比安奇、米里亞姆·卡恩、伊薩·梅爾斯海默、伊娃·卡托塔法和圣地亞哥·得·保利的作品;
4. 三清上藝術中心(杭州/上海)帶來藝術家李強的個人項目,邀請觀眾一同走進藝術家所構筑的純然視域,感受昂揚放達的藝術力量;
5. YUMEKOUBOU GALLERY(京都/香港/巴黎)呈現畫廊最具代表性、在國際藝壇享有盛譽的藝術家四代田邊竹云齋的個展,以“日本工藝美學”的當代表達和在“國際當代語境”中的創作實踐,開啟傳統與當代的對話。

2025年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 - 西岸國際會展中心現場

2025年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 - 西岸國際會展中心現場

2025年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 - 西岸國際會展中心現場

2025年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 - 西岸國際會展中心現場

2025年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 - 西岸國際會展中心現場
design /delight設計平臺
作為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的新興當代設計收藏平臺,design /delight專注于當代可收藏設計與功能性藝術精品。近40家設計畫廊、創意工作室及品牌齊聚西岸藝術中心,多數海外展商為首次在華亮相。他們共同呈現了一系列高水準的限量設計作品、藝術裝置與特定場域創作,以策展式敘事與高度感官化的場景體驗點亮展會空間,重塑想象的邊界。
今年的design /delight以全新格局展開:Main主單元旨在探索設計、功能與藝術之間的交匯地帶;策展計劃form:a聚焦亞洲設計師在全球語境下的實踐;debut新聲單元則作為?發舞臺呈現新銳設計機構的前沿創作。

2025年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 - 西岸藝術中心現場
Main主單元
匯聚來自全球的設計畫廊、創意工作室、品牌、設計師與藝術家。Ark Kollekt、Studio Victor Miklos、Arthur Vandergucht、Verre d’Onge均攜其全新作品或特別策展項目,在亞洲首次高調亮相。Haus of Hu與Theo Sykes & Dariia Nepop合作的“玄關”系列,以及Licheng Ling Projects委托Aldo Cibic特別打造的家具作品展現了設計的跨文化視角。李鴻璽工作室與錢寧越工作室呈現了以家具為媒介的當代藝術創作,進一步拓展了藝術與設計語匯交匯的可能性。1979畫廊、璠苑、盧多維科·格蘭塔利亞諾、random clichés等帶來的精選作品,則展現了可收藏設計與功能性藝術的多元面貌。
策展計劃form:a
design /delight今年特別推出策展計劃form:a(為“form: Asia”的簡寫),通過群體協作的形式匯聚亞洲的知名設計師與新銳創作者,推動對亞洲當代設計的持續研究。每一屆展覽關注不同的社會與文化議題,探索設計在當今時代的價值與意義。首展“Tactile Futures”(觸感未來)與特邀策展人 Yoko Choy(蔡惠貞)聯合呈現,由14位亞洲設計師與創意小組共同探討當代手工藝與材料創新。
debut新聲單元
面向創立五年內的創意工作室和設計團體,呈現他們的最新實踐,包括首次發布的全新系列,或為design /delight現場特別打造的作品。作為一個“首發”平臺,新聲單元鼓勵大膽嘗試與創新的勇氣,探索當代設計的創造力與實驗精神,為這些極具潛力的當代設計“新聲”搭建面向國際觀眾的舞臺。C2次方畫廊、Ném Projects、ninefact、Swirl Up、Unicoggetto在新聲單元發布了他們的全新系列作品和項目。
perspective視角單元
perspective視角單元始終堅持鏈接國內外藝術機構的最新動態,展示跨地域的多元藝術生態。近20家海內外藝術機構、院校及藝術團體等在西岸穹頂藝術中心、西岸藝術中心,以特別策劃的展覽項目,通過眾多媒介呈現多元文化視角和藝術觀察。

2025年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 - 西岸藝術中心現場
美國先鋒畫廊保拉·庫伯畫廊在西岸藝術中心精心呈現《承諾的歷史:1968-未來》特別項目,詮釋畫廊近60年來與藝術家堅定陪伴的“長期主義”重要精神基石。本次特別項目由兩個互相呼應的部分構成:檔案部分系統地整理了保拉·庫伯畫廊自 1968 年以來舉辦的共 720 個展覽,工作文件、現場照片和罕見的資料中一瞥畫廊近六十年的歷史;展覽部分呈現一場跨越代際的精彩對話,參與者分別是畫廊中最年長的藝術家馬克·迪·蘇維洛(Mark di Suvero,生于 1933 年)與最年輕的藝術家埃里克·N·麥克(Eric N. Mack, 生于 1987 年)。
ICICLE 之禾、野獸派等具有鮮明國際視野與獨立美學主張的中國商業品牌代表,在西岸穹頂藝術詮釋其持續與藝術進行長期系統的深度共創,引領藝術協作品牌發展。ICICLE 之禾藝術空間再次返場,秉持著推動中法藝術交流的承諾,在展會呈現羅荃木、施琦、塞西爾·薩維利(Cécile Savelli)、蘿拉(LOLA)、西蒙·馬?。?span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family: Arial, sans-serif;">Simon Martin)、費利克斯·德尚·馬克(Félix Deschamps Mak)和米萊娜·桑歇(Milène Sanchez)等7為中法藝術家群展。 tbh藝術家駐留項目則精選2024-2025年間的駐地藝術家優秀創作,托比亞斯·卡斯帕(Tobias Kaspar )、老鐵設計公司(STUDIO MONANA)、楊瀾(Toba Yang)、法布里奇奧· 阿扎爾(Fabrizio Azara)等受邀入住VILLA tbh 生活和工作一個月,以織物、自然、家為主題所開展一系列不受限制的藝術創作。
上海西班牙文化中心—塞萬提斯學院攜手巴利阿里群島研究所(Instituto de Estudios Baleáricos, IEB),在西岸穹頂藝術中心帶來展覽《流轉·自然:本能與記憶的影像交匯——巴利阿里群島與中國的攝影對話》,展出三位攝影藝術家——托尼·阿門瓜爾(Toni Amengual)、托梅烏·科爾(Tomeu Coll)與西爾維婭·普里奧(Sílvia Prió)的當代攝影佳作,以多元的藝術語言展現巴利阿里群島獨特的文化視角。
NATL New York 延續自然、藝術、科技與生活方式融為一體的理念,展開一場在地藝術實踐:“幸福宇宙 Happy Universe”特別邀請常駐巴黎與紐約的兩組雙人藝術家組合,以先鋒藝術探索、跨學科協作,以及基于人生幸福理念的創意交匯,共同呈現獨特而精彩的感官與思想體驗。

2025年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 - 西岸藝術中心現場

2025年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 - 西岸穹頂藝術中心現場

2025年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 - 西岸穹頂藝術中心現場

2025年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 - 西岸國際會展中心現場
xiàn ch?ng單元
xiàn ch?ng單元突破展會的展位限制,專為大型藝術創作及裝置作品、表演藝術等提供展示平臺。勞瑞斯?切克尼(Loris Cecchini)、陳嫣冉、陳棟帆、D.LAB DANCE、胡項城、井士劍、邱岸雄、托比亞斯·雷貝格(Tobias Rehberger)、唐藝窈、托米·托伊亞(Tommi Toija)、周力等40位海內外藝術家的“非展位”創作。其中,西岸藝術中心重點呈現xiàn ch?ng單元的“展位外”創作,胡項城的個人項目《陌生者的行程II》亮相西岸藝術中心近1000平方的展區,呈現藝術家自上世紀九十年代至今的部分繪畫、雕塑及大型裝置作品,勞瑞斯?切克尼( Loris Cecchini)熱衷于科技與自然結合重塑“表面”的理想維度,在西岸藝術中心展示其經典創作《碧波震動系列》的純白人造景觀“液化墻”;林奧劼的2025年充氣式雕塑新作《Super me》則懸浮在西岸穹頂藝術中心,以藝術家自身為創作原型,延續其幽默輕松的創作語言,“一個大大的我”給展會的每一位參與者“大大的贊!”。

2025年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 - 西岸藝術中心現場

2025年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 - 西岸藝術中心現場

2025年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 - 西岸穹頂藝術中心現場
DREAM moving image動態影像單元
DREAM moving image動態影像單元得到GATE M 西岸夢中心特別支持,聚焦反映當下時代、挑戰常規敘事的跨媒介創作。歐陽應霽、陳幼堅、李山、梁紹基、姚清妹等近50位藝術家的重要影像作品在GATE M 西岸夢中心-夢工場強力展映;此外,值得關注的是,本次動態影像單元首次嘗試黃浦江畔的工業遺跡“船塢”作為大型公共放映空間,以江上往來的貨輪為流動背景,以靈動通透的水幕為媒介,放映歐陽應霽、陳幼堅的大師經典影像之作,以及方小龍、念子軒、肖瀛和分號C等藝術家的動態影像新銳力作。

2025年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 - 船塢現場
dunhill x west bund voice論壇
west bund voice論壇由主要合作伙伴dunhill 傾情呈現,近70位海內外藝術與設計行業資深從業者、商業消費領域及收藏等重磅嘉賓圍繞當代藝術與文化社群、設計與城市敘事等展開15場深度對談。

2025年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 - dunhill x west bund voice論壇現場
本次重磅對談,在11月13日(周四)下午由大館藝術主管皮力博士開場,以《進與退,在歷史與現實之間——2008年后的藝術與中國》為題,大館副策展人秦文娟與王姝曼圍繞大館系列展覽「保持在線:2008年后的藝術與中國」,分別展開基于「生存現實」與「微觀歷史」兩個研究方向的觀察與分享,并與參與藝術家李然和李爽展開對談;《張如怡:我所(不)能了解的事》(11月14日)聚焦藝術家張如怡與米蘭 SKIRA 出版社合作出版全面呈現其創作成果的精彩圖錄,并以該出版物為起點,由藝術家及三位為圖錄撰文的策展人與學者-一凱倫?史密斯、武漠、秋韻共同探討張如怡多年來形成的創作方法論,以及其作品在當下語境中的回響與意義。《策展作為建筑手段,如何重塑城市感知》(11月15日)則從《IDEAT理想家》OMA 50 issue切入,與獨立策展人侯瀚如、建筑師水雁飛一同探討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建筑如何通過與藝術和策展結盟操縱“可見性”,從而介入并塑造公共領域。
合作伙伴
本屆展會繼續攜手西岸中環舉辦藝術水岸國際論壇,并呈現HAY、&Tradition、Ferm Living等多家來自北歐的知名家居設計品牌聯合特展及系列創意對談。此外,雙方榮幸宣布自西岸漩心ORBIT落成起的合作進行戰略性升級,ORBIT Time成為西岸藝博會點亮創意持續生長的重要時刻。

2025年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 - 西岸漩心現場

2025年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 - 西岸漩心D.Lab演出現場
主要合作伙伴The Macallan麥卡倫攜“匠藝新境——限時雪莉桶探秘之旅”主題展覽亮相西岸藝博會,以沉浸式互動場景為紐帶,帶領賓客深度解鎖雪莉桶陳年工藝的獨特魅力。

2025年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 - 西岸穹頂藝術中心The Macallan麥卡倫展位
SIGMA適馬首次作為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的合作伙伴,遵循其一以既往的影像藝術創作實踐,在展會期間呈獻以“Beautiful Foolishness 無用之用”為主題的私人影像收藏展。展覽聚焦攝影藝術中“無用之用”的美學精神,以山本昌南、荒木經惟、安德烈·柯特茲、米田知子、石內都、杉本博司等藝術家的攝影作品為脈絡,分為四個章節展開一場關于“觀看”與“存在”的影像敘事。同時,還攜手藝術家黎曉亮帶來影像藝術現場《歸去來處》。

2025年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 - 西岸藝術中心SIGMA適馬演出現場
林德伯格、德龍De’Longhi、Kvadrat與網龍等眾多合作伙伴,也在展會期間呈現各具特色的藝術項目,共同支持并推動全球當代藝術文化的交流與對話。
2025年11月13日,“2025 西岸藝術與設計周”正式向全球發出邀請!由西岸集團、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華之門、香港置地四家單位聯合發起的全新文化 IP,以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為核心,通過“專業博覽會+全域多場景”模式打造一場“黃浦江畔沒有圍墻的藝術與設計盛事”,全面激發國際水岸與公共空間的多元活力,升級聚焦文化創意與城市生活的深度交融,鏈接西岸與國際藝術設計生態的共振共創,打造上海面向全球的嶄新名片。本屆展會部分展區擴展至 11 月 18 日,完整覆蓋“西岸藝術與設計周”,為海內外藏家、媒體及藝術設計愛好者提供更為充分的交流和觀展時間。
【免責聲明】:凡注明 “中國美術大觀網” 字樣的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中國美術大觀網” 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國美術大觀網”;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美術大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作品內容的實質真實性負責,轉載信息版權屬于原媒體及作者。如轉載內容涉及版權或者其他問題,請投訴至郵箱zgmsdg@126.com。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zzuzidea.com/exhibit/61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