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汲水/170cm×215cm/油彩/2012
李曉剛先生上世紀八十年代從解放軍藝術學院油畫專業畢業,后入中央美術學院深造,他從中國油畫專業的傳承中,走出了一條屬于他自己的個人道路,這條道路寂寞而特殊,艱辛而誠摯:他赴日本二十多年,從濕壁畫入手,全面探尋和研究了歐洲坦培拉繪畫技藝的根源。從日本出發,足跡遍布意大利、比利時、荷蘭、美國等,寒來暑往,歲月更迭,藝術上的朝圣、取經,終于落實為個人的藝術成長與成熟,成為了坦培拉技法集大成的中國油畫家!他對尼德蘭技法的醇熟運用,令人嘆為觀止,其代表作品皆可為證,將鮮活的當代人物,置身于歷史時間浸潤的斑駁陸離的酪素色彩肌理之內,參以日本物哀的美學情致,形成了某種可意會而難以表現的神圣而神秘的意味,畫面所呈現的敏銳度和敏感性很強,顯示了畫家以精湛的尼德蘭風格對東方人物形象的塑造。

浴/91cm×116cm酪素坦培拉/2024
走自己的路——這是一條歐洲古典油畫技法地道熟練的運用之路,隨著李曉剛先生新作的增多,隨著他在中國較為全面的坦培拉技法教學豐碩成果的積累,這條道路已經越來越顯示了他與當代中國油畫家的路徑有所不同!

芭蕾女孩 二/40cm×30cm/酪素坦培拉混合/2023
這次展出的作品,多為李曉剛先生近年新作,顯示了藝術家在多種技法運用上的新思路。材料以酪素坦培拉為主,復雜的中性色調,剝蝕的時光之感,與寧靜寂寥近乎神性的氣質統一。寫實性的繪畫,如何兼容畫家在表現與抽象上的追求,這絕對是一個藝術上的難題,許多畫家或許偏重其一,李曉剛的藝術同時擁有高度的寫實能力、材料的特殊性和風格的抽象構成,三者渾然一體。

兩個鐵皮桶/50cm×60cm/酪素坦培拉/2022
中國油畫無法隔過去坦培拉這極其重要的一課!坦培拉“包漿”意涵的歷史感,加之畫家追求的象征和暗喻,使李曉剛先生選擇了坦培拉技法,這既是他的歷史眼光,也是其技法上的個人偏好,他是中國同行的先行者之一。作為當代中國油畫家,他越是深入研究,越是充滿著對這個學科的責任!

李曉剛
1958年出生
中國 北京
李可染畫院副院長
西方繪畫研究室主任
韓國牧園大學博士生導師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1983年畢業于解放軍藝術學院美術系
1989年留學日本國立大阪教育大學美術系繪畫技法專業研究生部(導師前田律雄)
1995年任教于京都造型藝術大學 講師
2002年任職于日本國立大阪教育大學 講師
2009年中國解放軍藝術學院兼職教授
2010年中央美術學院造型研究所油畫創作高研班
2012年日本美術展評審員
2022年應邀西班牙委拉斯貴支大獎賽評審員
【免責聲明】:凡注明 “中國美術大觀網” 字樣的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中國美術大觀網” 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國美術大觀網”;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美術大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作品內容的實質真實性負責,轉載信息版權屬于原媒體及作者。如轉載內容涉及版權或者其他問題,請投訴至郵箱zgmsdg@126.com。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zzuzidea.com/opinion/24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