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由廣東省青年美術家協會和廣東省關愛藝術家公益促進會聯合主辦的“嶺南山水十人展”在廣州太和堂藝術館盛大開幕,成為嶺南畫派傳承與發展的重要里程碑。本次展覽匯聚了何俊華、蘇起龍、蘇喜祥、黃鶴峰等十位藝術家,他們都曾師從嶺南畫派大師黎雄才、關山月及著名山水畫家陳金章,繼承了嶺南畫派“寄情山水、寫生求真”的藝術精神。黃鶴峰作為核心參展藝術家之一,其作品以細膩的筆觸和深厚的傳統功底著稱,體現了嶺南山水畫對自然與人文的深刻感悟。
黃鶴峰的藝術生涯始于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當時他作為廣東山水畫學習的青年才俊,接受了黎雄才、關山月等大師的悉心指導。這種師承關系塑造了他對山水畫的獨特理解,作品常以寫生為基礎,融合傳統技法與現代審美。在本次展覽中,他展出了多幅代表作,包括《采風之樂》、《風正好揚帆》和《粵北之春》,其中后者以其鮮明的季節主題和抒情意境,成為展覽亮點。
黃鶴峰的《粵北之春》是一幅尺寸為96x60cm的水墨作品,主題聚焦于粵北地區的春日風光。這幅畫作以粵北山區為背景,描繪了初春時節的自然復蘇:畫面中,層疊的山巒被嫩綠的植被覆蓋,溪流蜿蜒流淌,象征著生機與希望;近景處點綴著盛開的野花和搖曳的樹木,遠景則渲染出朦朧的遠山,營造出“春意盎然、萬物更新”的詩意氛圍。黃鶴峰巧妙運用了嶺南畫派的“渲染法”和“留白”技法,通過淡墨漸變表現光影變化,使畫面既具寫實性,又不失空靈意境。作品尺寸適中,便于觀眾近距離欣賞細節,體現了藝術家對傳統山水構圖的創新詮釋——既致敬經典,又融入對現代生活的觀察。

《粵北之春》不僅展示了黃鶴峰的個人藝術風格,還深刻呼應了展覽主題“寄情山水不言悔”。在嶺南山水十人展中,這幅作品代表了藝術家對鄉土情懷的抒發——粵北作為嶺南文化的重要發源地,其春日景象象征著生命力和文化傳承。展覽策展人在回顧中提到,黃鶴峰的作品“風正好揚帆”等均體現了對自然之美的探索,但《粵北之春》以其季節性和抒情性,格外吸引媒體和藏家關注。從學術角度看,這幅畫作延續了黎雄才“寫生為基、意境為上”的傳統,但通過色彩明快、構圖新穎的處理,為嶺南山水注入了現代活力,被收藏家譽為“展覽中的春之贊歌”。
從媒體視角看,黃鶴峰的《粵北之春》是“嶺南山水十人展”的文化縮影,它不僅是個人才華的展現,更是嶺南畫派代際傳承的見證。展覽中,這幅作品被眾多評論家提及,成為推廣嶺南藝術的重要載體。未來,黃鶴峰的作品有望在更多巡展中亮相,繼續傳遞嶺南山水的永恒魅力。(顧承澤)
【免責聲明】:凡注明 “中國美術大觀網” 字樣的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中國美術大觀網” 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國美術大觀網”;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美術大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作品內容的實質真實性負責,轉載信息版權屬于原媒體及作者。如轉載內容涉及版權或者其他問題,請投訴至郵箱zgmsdg@126.com。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zzuzidea.com/contemporary/60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