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談到版畫會先想到西方版畫,這其實是一種狹隘的認知。中國是全世界最早產生版畫的國家,比西方早了500年。水印木刻,與中國水墨同源,可溯源至公元868年的《金剛經》圖。中國的水印木刻,不僅是一種技術方式,而是一個美學系統、一個文化載體,也深刻影響了世界藝術的發展。如今日本被人熟知的浮世繪系列,就受中國水印木刻的影響頗深。
陳琦的水印版畫將傳統與當代對接,在中國當代水印版畫史上具有標志性的地位。他同時也是中國最早一批數字藝術家。在陳琦看來,“我們需要讓古老藝術形式轉化為新的視覺圖式,也創造出符合當下人心理的繪畫。” 他潛心鉆研三十余年,創造性地革新了傳統水印技藝,在層層疊印之中,水印木刻特有的結構與光澤油然而生,讓這一千多年的文化遺產,綻放出超越時間的美感。
迄今為止,他的多幅作品被大英博物館、英國維多利亞阿爾伯特博物館、英國牛津阿什莫納博物館、英國蘇富比藝術學院、紐約國立圖書館、日本福岡美術館、奧地利維也納青年美術館、歐洲木版畫基金會等國際藝術機構收藏……
縱觀陳琦版畫的創作歷程,陳琦一直是一個精神上的修行者,如今,他的目光穿透事物的表象,從最初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追尋漸而轉向對人和生命意義的思考。
本次發行的數字藝術品《覺》就是其作品中的集大成者。它是對陳琦重要代表作水印版畫《佛印》《彼岸》系列的實驗延伸,也是當代藝術史中難得一見的珍品。它以手指的疊影形成視覺幻化,構筑對生命本質“不確定性”的表達。
量子物理學中有一個著名的概念是“不確定的存在”,用以解釋這個概念的就是著名的假定“薛定諤的貓”,在人類對量子進行觀察前,量子始終處于一種“不確定性”狀態,就是不存在絕對的狀態,比如“生”或者“死”,而是一種不生不死,亦生亦死的狀態,一旦人的“意識”或者觀察介入,它就會確定為一種狀態。

作品:《佛印》系列

作品:《覺》
“覺”來自佛教觀念,是證悟空性,明心見性的生命自覺,也就是對生命本質的覺悟。雖然使用的是之前作品中的那些物質世界中的物象和意象,但卻通過移動和錯位來印制,形成“真與幻”的視覺感受,令觀者進入到中國式的精神境界——也許人生惶惑,但終歸拈花微笑、明心見性。這樣的觀念和意境已經超越了《佛印》《彼岸》系列等以抽象和符號來表現和追問世界本質的作品,在哲學上達到了新的高度。這種自然與禪意的結合,雖然是根植于東方文化的深層表達,但又能讓不同背景不同閱歷的人體悟到寧靜超脫之感。
帶著對生命本質的探討,元視覺攜手鳳凰藝術推出數字藝術品——《覺》,將于6月17日13:00正式發售。


【免責聲明】:凡注明 “中國美術大觀網” 字樣的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中國美術大觀網” 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國美術大觀網”;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美術大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作品內容的實質真實性負責,轉載信息版權屬于原媒體及作者。如轉載內容涉及版權或者其他問題,請投訴至郵箱zgmsdg@126.com。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zzuzidea.com/exhibit/106.html
